1
2018年跨年,很多人不去約會,不去看明星演唱,反而開始“思想跨年”,聽起了吳曉波、羅振宇的跨年演講。

▲羅振宇2019跨年演講
但大家聽完以后,出現很多不同的看法,有些看是像前幾年火爆的周立波時事脫口秀,到現在財經脫口秀,4個小時的演講,不只是時間長,而且信息量大,能從中收獲到什么,這就是考驗每個人功力的。
有人一團漿糊,有人說在制造焦慮,有人喝了滿滿的雞湯,回家睡一覺,接著又是焦慮、忙碌的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。
能忽悠幾千人花錢去聽,而且大部分都是企業家,小白好蒙,企業家就不是這么好蒙了,我從兩位大咖的演講中收獲到兩樣——
1、年會團隊“忽悠”套路
2、年度經濟戰略報告
2
把這套路搬回到公司年會上,用來“忽悠”團隊、合伙人,打打雞血,絕對是沒問題的。今天和大家花個10分鐘,我和大家分享我從這兩個跨年演講萃取、提煉出來干貨和套路,揮別沉痛的2018,笑迎希望的2019。

▲心態決定收獲
首先心態決定收獲。我是用什么心態來聽、看這兩場跨年演講?
我是吳曉波書的讀者,也是羅振宇的用戶,兩位大咖的書籍、作品我都深度看過很多,我的心態:不斷仰視,空杯學習,相信現象即規律。
不要看到別人強了,就覺得這個沒什么了不起,那個也沒什么了不起。要思考,為什么羅振宇三年成為3000萬用戶的70億估值的獨角獸、拼多多三年2000億、小米八年3000億成長那么快,自己可以學到什么?找到怎樣的機會?
在跨年時刻對于企業家來說,你是喜歡看新年晚會倒數、看電視娛樂節目里面明星蹦蹦跳跳,還是早早睡養生覺,還是激蕩一下腦袋?
我覺得跨年演講,給我了很多企業家不錯的去處。
3
兩位大咖的背景
接著我們看看這兩位大咖的背景:
吳曉波是財經記者出身,寫過《大敗局》、激蕩系列書、《歷代經濟變革得失》《騰訊傳》等,2014年5月8日在愛奇藝開播國內首檔財經脫口秀節目《吳曉波頻道》,每期超過400萬的播放量。
羅振宇是央視主持人出身,曾擔任《決戰商場》、《中國經營者》、《領航客》等電視節目主持人;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。2012年底,羅振宇打造個人知識脫口秀節目《羅輯思維》。2015年12月,羅振宇作為創始人,推出知識服務App:得到,用戶3000萬,估值70億,也就是獨角獸(10億美元)。
如果從作家、主持人出身角度看,對兩位演講者就不要有太過分的要求,但在兩位華麗轉身為企業家,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
4
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
兩位4小時的跨年演講,信息量非常大,我是如何看跨年演講?
我是用55寸大屏電視看演講,用12.9寸的平板電腦也在播放演講視頻,看到好的內容、金句,用平板電腦截屏,同時用12寸的電腦記錄整個演講的內容和結構。老宋你也太專業了。
其實不是專業,而是你花了時間在上面,如果只是疑團漿糊,愧對演講者的精心準備,更愧對企業家寶貴可以干活或者陪教人的時間。

▲兩位大咖跨年演講的內容和結構
其實細細研究,就會發現跨年演講就是脫口秀版的年會,套路就是三步,也是我自己設計演講稿十個步驟的濃縮版三部曲——
1、撓興趣——看過去
2、挖痛苦——找動力
3、給解藥——望未來
有了這套大咖的年會“忽悠”套路,企業家的年會就可以按照這三步曲的套路,來準備年會的講稿,讓團隊對2019年抱著期待。馬云何嘗不就是一個“忽悠大師”?
“忽悠”投資人給錢,
“忽悠”技術人才加盟,
“忽悠”頂尖CEO入伙,
“忽悠”十八羅漢干活。
5
看完我提煉、萃取出來兩位大咖演講內容的套路,是驚人的相似的,也就是我所說的規律。就像羅振宇金句:用自己的超級確定性,來對沖外界的不確定。

▲羅振宇的金句
這個超級確定性也就是你將碎片化的信息、知識中萃取、提煉出來的規律、套路。在這個套路之下,區別只是在于每個企業家的內容深度、演繹功力各不相同的而已。在內容上,財經作家出身的吳曉波,走訪過多家企業,也給騰訊等大企業寫過傳記,在內容、邏輯我感覺更勝一籌。

▲從襯衫的進化史來理解科技對于銷售模式和產品思維的創新
作為主持人出身羅振宇演繹能力上領先幾個身位,在2300們課程、書籍的內容素材上,金句頻出,值得回味。其中像巴菲特合伙人芒格的這句: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,微觀才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。給企業家又勺了一勺雞湯。

▲巴菲特合伙人芒格的這句值得回味
6
年度經濟戰略報告會
以上就是我看跨年演講的第一個收獲,年會團隊“忽悠”套路。第二個收獲則是年度經濟戰略報告。
很多企業家估計在去年四季度做完年度戰略規劃,在這個月年會就要演繹給團隊聽,甚至有些企業家還沒有做戰略規劃。
但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事。戰略規劃有很多模型,華為就花了20億從IBM學來的BLM模型,還有戰略地圖、麥肯錫戰略模型、阿里戰略模型等等,我就不給大家將這么高深的模型,我濃縮為戰略三步曲

▲戰略三步曲
戰略三步曲:
一、目標——預測趨勢
二、步驟——找切入點
三、執行——做出成果
怎么理解?
企業家在決策的戰略選擇時候首先就是要趨勢的預測,羅振宇給出小趨勢,也就是微觀我們可以看作為的,吳曉波給出了8個大趨勢。
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國家發改委將制定出臺穩住汽車、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。寧主任表示,當前,中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,消費有不斷擴大和升級的趨勢,主要是有“四個升級”:
一、整個消費不斷向服務消費升級;
二、商品消費向中高檔升級;
三、服務消費向提質增效升級;
四、線下消費向線上線下結合升級。

▲各位企業可以參考這“四個升級”
通過趨勢預測后確定目標,接著找到切入點和實施步驟,最后組織團隊一起把事情干成。
7
聽了這么多,兩位大咖的演講和寧主任的四個升級,想必讓各位企業家,對2019年有了“想法”,但要把事情干成就必須有“干法”,如何具備有“干法”?
就必須有一套“學法”,“學法”就是就你碎片化的信息、知識,萃取、提煉為結構化的知識,然后轉化為能力,也就是“干法”。類似我從演講萃取、提煉出來的年度經濟戰略報告和年會“忽悠”模板。
讓企業家吸收后轉化解決問題、產出業績的能力。希望今天分享對大家有一點點的啟發。在看完這個“忽悠”套路和內容后,我最后要說的是:財經作家讓你看清歷史的疑云,財經主持人讓你喝碗希望的雞湯,解藥還是要靠企業家你自己去采摘的。
本文由作者 宋子 授權單仁行發布,宋子老師微信公眾號:后知后覺者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