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環境最糟糕的時候,就是做網絡營銷最好的時候。
當前,4000萬家中小企業正在經歷最大的陣痛,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了大部分的行業,中小企業如何活下去成為了難題。
疫情爆發以來,許多企業無法正常開展線下經營,紛紛關停倒閉,但是也有一些企業趁此機會,順勢從線下轉為線上。
作家若谷在《歷史上的10次大瘟疫》文章中說:
人類每一次浩劫,都是一次生態的洗禮,都是一次涅槃。
疫情也是自然界幫助商業世界做了一次篩選,篩選掉那些弱小的企業,留下那些強大的企業。
如果在這次疫情中倒下,一定是企業經營模式太過于單一,特別是丟掉了線上業務部分。
在《復工新思維》節目中,單仁老師說到:現金流對于企業的重要性,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,企業必須保證現金流的安全,才能在面對類似不確定的時候,坦然渡過難關。
疫情終將過去,熬過這次疫情的企業,會獲得未來10年好的發展新機會。
這次單仁老師將繼續與我們探討:
(1)疫情之下,企業如何做好線下轉線上的經營模式?
(2)為什么這么做,又該怎么做?
(3)做的過程中我們要重點關注哪些層面的問題?
大災往往孕育著大變,21世紀20年代在這樣的悲壯中開啟,必然對下一個十年中企業的經營模式產生深遠影響!
單仁博士預測這些影響將主要體現哪些方面:
1、2003年的非典,讓中國人從線下的消費轉移到線上。未來的十年,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會讓很多線下的企業(產業 )從線下往線上轉,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。
對我們所有企業來說,未來的60天,是關鍵時間點,既是“保命”的60天,也是能力成長的60天。在這60天當中,我們要去構建線上能力,用線上的方法去留客,把你的老客戶留下來。
2、在未來60天,要學會用各種工具、方法,去拓客,去接觸更多新客戶、甚至開辟新的領域。
有一天疫情結束的時候,你的客戶仍然可能到線下來和你互動交流,打通整個實體業務和虛擬業務,兩個聯動起來,叫做OMO,“線上線下融合發展”,這是未來一個大趨勢。
擺在眾多中小企業眼前的問題是,如何在這次疫情中活下來,是關鍵,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企業該怎么辦?
有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步驟?
第一個方向:
穩定老客戶,引入新客戶。老客戶對我們很多企業來說,是我們原來生存的根基。
現在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對老客戶進行分類,把老客戶按不同的人群、產業、業務特征、場景等做分類,穩定住老客戶,并且還要有挖掘新業務的機會。
用線上手段,去開發新客戶,在不能復工的時間點上,讓你的全員去做全網的推廣。
關于老客戶的留存問題,舉個例子:大家最擔心的有這幾類,美容院、線下教育機構和健身房。
我不會不去消費,而是擔心你關店走人,所以我要求你退費,這樣一來,本來可以活下來的企業就死掉了。對這些企業來說,這一階段,“保命“最重要。
這一類企業,應該怎么做?
主動出現,無論是機構的老板,老師,還是健身教練、美容師,去跟客戶聯絡,首先是去讓客戶放心,沒有貢獻,但有表現,沒有表現,就應該常常出現。
第二個方向:
相信很多企業過去都建立了微信群,比如說微信直播,在微信里去做直播很簡單,就是一分鐘一分鐘的去講,讓你的美容師、教練、老師去跟客戶講美容的知識、健身的知識、以及一些課程。
讓她在家美容,讓她在家健身,在家去學習,讓客戶安心。這個階段,讓老客戶留下來要拿出表現來,這個“表現”是什么,是我們有沒有一些新的業務給客戶。
甚至,我們可以逆向思考,也就是不僅僅是讓老客戶退錢,還要去看到一些業務,我們甚至可以推出疫情之下的特惠價格,不僅去保證我的現金流,還要去增加我的經營性現金流,這樣才能活下去!
劃重點:
(1)既要考慮到老客戶又要引入新客戶;
(2)老客戶用社群營銷-分類用戶、分類關鍵環節點;
(3)新客戶用全員+全網的推廣方式。
那知道從線下轉為線上,可是到底怎么開始呢?
疫情之下如何穩定公司業務?現我們同時開放了免費的線上課程,希望在我們全網營銷課程幫助下,能讓你的企業以更高的效率復工,除了活下去,還要活得更好!
點擊右方申請試聽免費領取網絡營銷試聽課